t79248

现代选秀看才艺拼实力,南朝皇帝选妃子更直接:先看脸再问 “会写诗吗”,才艺只是加

现代选秀看才艺拼实力,南朝皇帝选妃子更直接:先看脸再问 “会写诗吗”,才艺只是加分项! 如今,选秀节目里选手唱歌跳舞拼尽全力,评委还得假装 “只看实力”。可南朝的 “皇家选秀”,简直是古代版 “颜控现场”—— 女子站成一排挨个亮相,皇帝先瞅脸蛋,长得一般的直接挥手淘汰,剩下的再问 “会写诗吗?会跳舞吗?”,这双标操作,比现在的 “看脸选秀” 还直白! 南朝陈后主时期,皇宫要选一批妃子,竟搞起了 “全国海选”。地方官把适龄女子搜罗到京城,足足有上千人,排成长队从皇宫大殿前走过,场面比现在的选秀海选还热闹。陈后主坐在龙椅上,旁边站着太监,手里拿着小本子,像评委似的准备打分。 第一个女子刚站定,陈后主扫了一眼就皱起眉:“下去吧。” 女子愣在原地,太监赶紧推她:“陛下说你不行,还不快走!” 后面的人小声嘀咕:“她刚才走路姿势挺好看的,咋没问才艺?” 有人叹气:“你没看她脸上有颗痣吗?陛下最讨厌这个。” 轮到个眉清目秀的女子,陈后主眼睛一亮:“你会啥?” 女子福了福身,当场背了首《诗经》,声音清脆悦耳。陈后主点点头:“还行,再跳段舞看看。” 女子跳起当时流行的《春江花月夜》,裙摆翻飞像只蝴蝶,太监在本子上记 “才艺优”,她才算过了关。 可接下来的女子就没这么幸运了。有个姑娘诗写得极好,当场作了首《入宫赋》,词藻华丽,连大臣都叫好,可陈后主看她身材微胖,摇摇头:“诗写得再好,也入不了朕的眼。” 姑娘咬着嘴唇退下去,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—— 苦练三年诗文,竟输在了身材上。 选秀现场像极了现在的才艺比拼:有女子弹琵琶弹断了弦,急得哭出来;有女子跳舞时崴了脚,被太监架下去;还有人当场和其他女子比谁的书法好,吵得面红耳赤。可无论她们多卖力,陈后主的目光总先落在脸蛋和身段上,有次他指着个女子对太监说:“她笑起来有两个酒窝,就算不会写诗也留下。” 百姓们听说了选秀的规矩,编了句顺口溜:“想当娘娘先看脸,写诗跳舞靠边站,长得俊的笑一笑,就能把那宫门进。” 有个老秀才叹气:“陛下选妃子,倒像在集市挑花布,只看颜色不看料子。” 更双标的是,陈后主对 “才艺” 的要求还因人而异。长得特别美的女子,哪怕只会剥橘子,他也说 “这也算才艺”;长得一般的,就算能歌善舞,他也挑刺 “舞姿不够柔”“歌声太粗”。有个女子为了过关,故意在跳舞时摔倒,露出一截皓腕,陈后主果然笑着说:“看她多娇弱,留下吧。” 这场选秀最后选了五十个妃子,个个貌美如花,可真正会写诗跳舞的没几个。陈后主把她们分到各个宫殿,每天不是让她们比谁的衣服好看,就是让她们陪自己喝酒,压根没问过才艺。有个妃子私下说:“早知道只看脸,我还练啥琵琶,不如多涂胭脂呢。” 从海选排队到才艺展示,南朝 “皇家选秀” 把 “看脸” 刻进了骨子里。它像极了现在的某些选秀 —— 嘴上喊着 “实力至上”,镜头却总对着高颜值选手。只是那些苦练才艺却因颜值被淘汰的女子,怕是早就看透了:在这场 “皇家选秀” 里,脸蛋才是通行证,才艺不过是锦上添花的幌子罢了! # 南朝 #选秀 #陈后主 #历史趣闻